資訊跑馬燈
菸害防制專區
香菸的成分
每支香菸經過燃燒可產生 4000 餘種化合物;其中部份散播於空氣中,部份被吸入肺部組織內。這些化合物可分為四大類:
一、尼古丁: 0.5-2.7 毫克/支(不同品牌)
二、焦油: 6.5-29 毫克/支(不同品牌)
三、一氧化碳 400PPM ( PPM 為濃度單位)
四、其他化學成分:包括有數十種刺激物質及 40 種以上的致癌物。
吸煙的壞處
煙草每年會導致全球大約 400 萬人死亡,換句話說,每天大約有 11,000 人是死於由吸煙引致的疾病。在歐洲地區,每年大約有 120 萬人由於煙草產品引致死亡。在年輕時期開始吸煙並以後持續吸煙者,二人當中一人會最終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
在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吸煙的比不吸煙的患上心臟病、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的疾病的機會高出 10 倍。吸煙亦與月經及提早閉經問題有著關連。在懷孕之前或懷胎期間吸煙,會對母親本身及嬰兒帶來危險。一最新研究指出,那些需要用多於一年時間才受孕的婦女中吸煙者比不吸煙者多近 3.5 倍。女吸煙者在懷孕後會有著較大的機會出現流產、懷孕期間出血、早產、低體重兒日後會有較大危機不健康,及嬰兒猝死症。有些研究更指出,吸煙與異位的懷孕及嬰兒先天缺陷病有關。
尼古丁具有中樞神經興奮、提神的作用,也是造成香菸成癮的主要物質。癮君子為了獲得尼古丁,伴隨吸入了更多毒害物質及導致細胞病變的致癌物,另外尼古丁會增快心跳速率,提高血壓及引起末梢血管的收縮,長期易致心臟血管疾病。焦油、刺激物質則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各種癌症的元兇。
除了對健康有影響外,吸煙對容貌上亦有著壞影響,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文獻中表示,吸菸與皮膚其實是有某種程度上的關係呢!因為長期吸菸的結果,使得臉部受到菸薰,皮膚變得乾燥容易受到刺激,而尼古丁吸入人體後,也會使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造成慢性缺血狀態,以及結締組織病變,間接讓皮膚出現皺紋。有研究亦指出,吸煙者有著未老先衰的情況,當中包括皺紋、灰髮及脫髮等跡象。事實上,吸煙者不但有著比預期嚴重的動脈疾病,他們的外觀亦比實際年齡大。
吸煙亦與男性的精子異常及陽萎等問題有關,在英國大約有 120,000 名介於三十至四十歲的男仕因吸煙而導致陽萎,而陽萎是可避免的吸煙副作用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對於菸害較為敏感,也會造成體內的雌激素含量降低,促使皮膚加速老化,產生皺紋的機率也會較高。
據研究報告,吸煙者與吸二手煙者,其損害健康是相同的。當一個人吸完一支吸菸時,他所呼送出的吸菸霧,含有 70 微毫克顆粒和 23 微毫克的一氧化碳。這菸霧來自兩個源頭:一是「主流菸」,即吸菸者吸進其嘴裏,然後又吐出來的菸;二是「二手菸」,即香菸、雪茄或菸斗燃燒時所發生的煙。對吸菸者周圍之不吸菸者言,不論是「主流菸」抑或「二手菸」,一樣會蒙受危害。
吸煙與癌症
吸菸危害人體的健康,已是盡人皆知的常識。不論在統計數字上、動物實驗中、或是人體的解剖上的觀察,都已證明了吸菸與癌症有關,尤其是肺癌。依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至少有 100 萬人是因吸菸而死亡的。美國一年之內,因吸菸致死的約 34 萬人,是 10 年越戰死亡人數的六倍。
吸菸者與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比例,根據美國癌症學所統計的 100 多萬人的研究:如果把不吸菸者得肺癌的機會當作「一」的話,則吸菸者之得肺癌的機會是十倍以上。
男性若十五歲以前就開始吸菸,則得肺癌的機會,是比不吸菸者多十六倍;若廿五歲以後才吸菸的話,其差異就沒有那麼大了,大概是四倍左右。那就是越年輕就吸菸,越不易戒除,其對身體的危害也就越大。
重吸菸者為肺癌 24 倍、口腔癌 3-10 倍、咽喉癌 3-17 倍、食道癌 2-9 倍、膀胱癌 7-10 倍、胰臟癌 2-5 倍、泌尿器癌 3 倍、心臟病 2 倍、肝硬化及胃潰瘍各為 6 倍、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 4-25 倍,還可引起皮膚癌及腎臟癌等。
抽煙會增加得肺癌和上呼吸消化道器官癌症的機會幾乎是眾所皆知的;而抽煙至少對其他八種癌症的生成被報告是有關聯的,其中包括於膀胱、腎臟、子宮頸、胰臟、胃所發生的癌症。令人驚訝地,最近又有流行病學和生物學的證據支持至少有百分之十五至三十與白血病的生成有關聯。整個體來說,抽煙約對所有型式的癌症的百分之三十五有關聯。
戒煙為何困難?
戒菸的困難在於需克服以下兩點:
1. 尼古丁濃度突然降低所造成的症狀─尼古丁戒斷症候群。
2. 心理上的依賴。
尼古丁戒斷症候群
所謂尼古丁戒斷症候群,是指至少連續使用尼古丁數週以上,突然停用尼古丁或減少尼古丁之使用,而在 24 小時之內產生下列 4 個以上之症候:
1) 不安或憂鬱的心情。
2) 失眠。
3) 易受挫折、容易生氣。
4) 焦慮。
5) 精神不集中。
6) 躁動。
7) 心跳減慢。
8) 食慾增加或體重增加。
尼古丁戒斷症候群解除方法:
1. 意志力控制。
2. 尼古丁補充療法。
1) 尼古丁嚼片
2) 尼古丁貼片
3) 尼古丁噴鼻器
4) 尼古丁吸入器
3. 其他藥物
戒菸妙方
1. 訂下戒菸日,最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2. 去除香菸、菸灰缸、打火機。
3. 避免到會抽菸的場所去。
4.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或飲料,如:辣椒、酒、咖啡、茶。
5. 避免容易抽菸的情境,如:夜間寫文章、睡前想事情。
6. 想抽菸時:
1) 刷刷牙。
2) 深呼吸三下並喝一大杯開水。
3) 吃新鮮水果或蔬菜、果汁。
4) 做自己喜歡的嗜好。
5) 作運動。
7. 穿乾淨沒有菸味的衣服。
8. 常常提醒自己戒菸的理由。
戒菸者的飲食
1. 多喝水,每天至少 6-8 杯幫助尼古丁排出。
2. 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
3. 不要喝茶、咖啡、酒、可以多喝果汁、牛奶。
4. 吃低熱量之食物,如:纖維豐富之食物或澱粉類。
5. 少吃油脂類之食物,避免炸的、煎的、炒的食物。
6. 避免甜點、速食。
7. 避免辛辣、口味重之食物, 如辣椒、胡椒、咖哩、芥末等。
8. 三餐定時定量、營養均衡,戒菸後口感改善,體重一般可能增加 2-3 公斤,宜小心飲食、注意運動。
9. 維他命的補充,特別是維他命 B1 ,有助神經系統的穩定。
10. 飯後刷牙、維持口氣清新。
如何避免菸癮復發—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1. 如果習慣飯後抽菸:吃完飯後起身離開桌子,刷刷牙,或去散步。
2. 如果喜歡開車時抽菸:
1) 開車時聽一段喜歡的廣播或音樂。
2) 如果可以的話搭乘公共運輸。
3. 剛戒菸的頭三個禮拜,避免做你平常吸菸時一起做的事,如:看電視、坐在最喜歡的搖椅上。
4. 除非已經對自己拒菸的能力有信心:儘量安排自己參加戶外的有益健康的活動。
5. 若是必須參加一個可能抽菸的聚會,儘量和不吸菸的人在一起。
6. 找一個代替品,如:紅蘿蔔、蘋果、葡萄乾、小黃瓜、無糖口香糖等。
7. 想吸菸時,深呼吸 10 下,並將第 10 口氣把你要點燃的火柴吹熄。
8. 想吸菸時,刷刷牙,維持口氣清新。
9. 想吸菸時,如果可能,可以沖個澡。
10. 改變自己的習慣,使吸菸變得不方便,如:游泳、打網球等。
11. 改變自己應付壓力的習慣。
12. 做一些需要使用手的事,如:種花、拼圖、魔術方塊、打毛線等。
13. 足夠的休息。
14. 常常伸伸懶腰。
15. 千萬不要讓自己有一種想法:“只吸一根沒有關係”,它有關係,很容易讓你再度開始吸菸。
1999 年 5 月 31 日為世界不吸煙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 Dr. Gro Harlem Brundtland 表示:『戒煙並不容易,我們知道尼古丁是容易使人上癮的我們也知道不少人曾試過戒煙,但最終數個月後又再吸煙。但好消息是,無論在什麼年紀戒煙,對健康仍是有一定幫助的,那些在 30 歲左右戒煙的人,可以有著與從不吸煙者的差不多壽命。』戒煙者,加油吧!!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Trust Med; Glaxo Smith Kline; 台大醫院
目前成大醫院家醫科有戒煙門診喔! 想知道更多資訊: http://www.vghtpe.gov.tw/~tcfund/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aspx?No=200712250024 |
藥物濫用諮詢、輔導及戒治機構
(一)諮詢輔導機構
機 構 名 稱 |
電 話 |
行政院衛生署 |
(02)2321-0151 轉醫政處 ( 分機 256) |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 |
(02)2397-5006 轉 2121 |
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 |
(02)2875-7524 |
台北市立療養院成癮防治科 |
(02)2728-5791 |
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煙毒勒戒中心 |
(049)2560-289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成癮防治科 |
(07)713-7709 、 703-7710 |
台灣更生保護總會 |
(02)2737-1232 |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
(02)2346-7601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 |
(02)2362-7373 、 2362-1085 |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
(02)2927-0010 |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花蓮主愛之家 |
(03)8260-360 |
財團法人基督教沐恩之家 |
(07)723-4394 |
中華民國反毒運動促進會 |
(02)2381-5225 |
財團法人台南市噶瑪噶居戒癮協進會 |
(06)297-7172 、 298-7868 |
社團法人高雄市兒童青少年曙光協會 |
(07)365-2987 |
(二)戒治機構
衛生署九十一年公告指定 134 家合格藥癮治療業務醫療機構,協助戒除毒癮,查詢戒治機構,請撥 104 、 105 以「反毒」、「藥癮」等關鍵語查詢。衛生署及管制藥品管理局網站亦提供藥物濫用防制、戒治、輔導等資訊,網址為 www.doh.gov.tw 及 www.nbcd.gov.tw ,歡迎上網查詢,或電洽管制藥品管理局 02-23975006 轉 2121 。